奋战春天里,冲刺开门红。开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锚定“工业兴县、制造强县”目标,以“工业引擎”为驱动,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推动着全县工业经济向高而攀、向新而进。
走进营山经开区,四川欧王新能源电动车项目现场钢构厂房鳞次栉比,4.6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安装调试全自动激光切割机、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全自动弯管机等主体设备,正式投产后预计每天可生产电动摩托车500辆。
“我们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200亩。今年3月我们试生产,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形成年产各类电动三轮摩托车60万台的产能,年产值预计达30亿元以上,纳税8000万元以上,解决就业200余人。”四川欧王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海超说道。
新能源电动摩托车整车制造产业链是营山县机械汽配产业中的细分产业。为了围绕电摩产业聚企成链,营山县于2023年规划新建了营山电摩产业园。目前,洪鑫一飞、迪申电摩等4家企业建成投产,欧王电摩等10家企业正在加快建设
“接下来,我们还将优化“1+N”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协助企业搞好员工培训,协助企业尽快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营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经济发展局局长廖斌说道。
细分产业领域,强化链式发展,“智改数转”浪潮正席卷“营山制造”。营山鑫磊阀门制造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里已完成智能化数控机床的更新。生产、组装等环节的智能化产线改造,不仅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还提升
“通过‘智改数转’,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5%,产品次品率降低了20%,在提升产品效益的同时,也大量地节约了人工成本。”营山鑫磊阀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杨昌明说道。
瞄准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营山县积极构建“链长+专班推进”工作机制,坚持总量和增量“双向并进”,力争两大产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6%、40%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80亿元。同时,加快推进经开区北区建设,拓展园区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积极打造“产城人”融合园区,建成投用6条道路,力争新入驻企业30户以上。
“今年,我们将坚持“工业兴县、制造强县”战略部署,聚焦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链,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在关键工艺、重点企业持续发力,争取引进制造业项目不低于35个。”营山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外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桢周说道。
今年,营山县紧扣市委“1558”工作思路和全年目标任务,明确提出“争当融渝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力谱写现代化营山建设新篇章”奋斗目标,将通过“三大定位”和“三大路径”,以及“十大工程”,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南充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贡献营山力量。